玻璃钢雨水泵站 有人曾说过:“自己的伤痛不要随便说,很可能转身就是笑话,被他人中伤,有时除了自己,身后空无一人。” 一直以来,网络都不是法外之地,但网络里滋生出的恶却一点没有因此减少,依旧有很多人无辜的人遭受着网络暴力。 恶的蔓延 譬如前两天冲上微博热搜的网红罗小猫猫子,她在直播中表示自己得了抑郁症,甚至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但最近她真的绷不住了。 从视频中不难看出她的状态是真的不好,可是她痛苦的状态,却换来了网友满满的恶意,也就是在直播的当天晚上,这个女孩永远离开了世界! 令人更加绝望的是,她在直播间喝农药的自杀行为,当时还有网友起哄并催促让她快点,可以说她的死间接是网络攻击下的结果。 在她的社交平台里,很多发布的内容都是正面且积极的,但依旧可见有一两条揭示出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在那些字里行间里处处透露着女孩经历过情伤。 根据她周边朋友提供的信息,她对这个男朋友付出了很多,当时这个男朋友还是一个素人的时候,为了给他引流,作为女友的罗小猫可以穿黑丝来吸引流量的注入。 并为他在一年内花费有二三十万,甚至为了她抛弃了自己所有的兴趣和爱好,然而两个人最终还是分手了。 在这份爱中,显然罗小猫是卑微的,连她自己都说:“女孩子千万不要因为恋爱失去自己。”但伤痛已经造成,修复需要时间。 就在同年五月,她做了傻事在医院昏迷了两天,后来从她手腕上的伤痕可以判断她有自伤行为。 虽然在她清醒后,她表示自己这些行为,为了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不值得,但很明显她还在乎,不然不能在9月凌晨还在缅怀自己旧日的情感。 试想,如果当时在她喝农药的直播间,网友们友善一些,对她的行为多一些接纳和理解,不知道她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同样还是网络暴力,不过形式有所不同,这次是网络谣言,但相同的是,它依旧是屏幕后键盘侠的所作所为,依旧对人的心理、乃至形象会造成损害。 就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总决赛上半场演出中,选手呼兰用讲段子的方式,来辟谣了天价出场费的事情。 呼兰这件事呢,是和相关媒体的爆料有关,起初是有公司想请呼兰做直播推广,结果却被造谣他的一小时出场费用大约在300-500万之间。 事后,他所在的公司笑果文化虽然有过澄清,可能信服力不够大,所以当事人呼兰也借由此事狠狠的吐槽了一把造谣者。 果然惹谁都不要惹段子手,因为你的所作所为都会变成段子,其逻辑都会被一一理清,当然这只是开玩笑,任谁都不要网络谣言找上自身。 一开场,呼兰就表示感觉造谣的人不是对脱口秀行业没概念,而是对钱没概念,他呢也确实参加过一小时300-500万的活动,那就是给自己的太爷爷上坟。 起初当谣言刚传出的来的那会,他自己全然没当回事,后来就越传越真,甚至有人评论:“这人是谁不认识,但应该抓起来查查。” 这下可惊着了呼兰,毕竟网友判案,不判则已,这一判都没有小的,而且一般是枪毙,而且得是立刻枪毙,再晚一点枪毙,事情就反转了,此话一出更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但让他最来气的是某些营销号,文章的配图用的是李诞,整得脱口秀界抠抠搜搜好几个人,才凑够了一条谣言。 最绝的是,呼兰的妈妈想要替儿子解释,于是在家中的微信群发了相关文章,结果咧,家人纷纷道贺,搞的她妈妈最后也懒得解释了,反而是谢谢大家对自己儿子的支持。 对于呼兰的强劲回应,小编只能说这波讽刺着实相当到位。 忽远忽近的距离 事实上,不论是网络攻击,还是网络谣言,归根结底它都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网络暴力形式,都会造成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 网络的匿名化导致了更多人言语上的暴力,而这种个别的言语暴力行为,会加剧群体间的认同,致使负面情绪逐步蔓延开来。 准确来说,网络暴力有时看似是一个人的暴力,实则却是一群人的狂欢,问题的关键是情绪的传染性和不理性化。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行使网络暴力的人存在内部和外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比,施暴者的内部动机更能预测网络暴力,主要包括:报复、无聊、嫉妒、转移情绪……,而这类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没有存在感。 关于没有存在感这一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FayeMishna教授及其团队也有更深入的发现,他们认为网络暴力者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欺凌别人。 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好玩、受欢迎、强大,而这些都是在凸显自我的存在感。 同样的,遭受网络暴力的人反应也各不相同,这个和每个人能够承受的心理压力值、以及所处境遇相关,就像呼兰可以拿它当段子,而罗小猫却为此丧命。 但不论受害者怎样强大,大部分的人依旧会产生抑郁、焦虑、失眠等情绪,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行为。 正如狄更斯说过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虽然网络是拉近了我们现实的距离,但它也拉远了我们的亲密距离。 如何应对 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显然每个人都不可能逃离网络且独善其身,变相的说网络暴力的发生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实际上任谁也很难逃脱。 这就令我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与网络更好地相处?毕竟一方面我们渴望得到关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希望被打扰,甚至被网暴。 首先,小编认为最关键的是,需要简化与网络的关系,也就是建立自身边界。这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不应该被网络所主宰,试图从网络的世界中走出来。 如果我们有被网暴,阻断会让我们自己的情绪好起来,因为此刻没有什么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离开去平复自己受伤的情绪。 其次,有效的照顾自己,看重自己的需要和私人空间。有时候我们太关注别人的眼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过于急切的贴出自己的渴求,也给有心之人提供了攻击我们的素材。 我们会发现被网暴的人,很重要的是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公开化,并遭受了无故的谩骂,所以我们自己有必要减弱将私事公之于众的需求。 最后,合理的使用自己的权益。面对网络暴力,不是听之任之,及时的取证和通知相关机构,而这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我们时刻都需要有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子罗小猫的事件才不会重蹈覆辙,也不会给有心之人伤害我们的理由。 -END- 策划:雨青 作者:鸢尾 编辑:雪梨 配图:云之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