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家长主张的“自由”,真能帮助这届孩子成才?

2021-10-30| 发布者: 宜昌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师之惑|家长主张的“自由”真能帮助这届孩子成才?)我在一所民办初中教十多年的数学,也做了很...
搜搜影视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sosodyw.net

(原标题:师之惑|家长主张的“自由”真能帮助这届孩子成才?)

我在一所民办初中教十多年的数学,也做了很多年的班主任。这十几年来,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家长和孩子,有一个很大的感触:现在有些家长比较重视给孩子自由空间,重视孩子是不是快乐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给孩子很多决定权,可是,当我和这些孩子相处时,我却发现现实不像想象得那样美好,相反,带给我的更多是困惑。

初中是一个特殊时期,面对中考遴选,学业压力很大,又碰上了青春期,简直是双重压力。我有一个有些偏颇的感受:在号称自由、快乐、宽松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难教,他们主意多,对权威不惧怕,遇到事情喜欢争辩,但是在学习上自控力还不如那些家里管得严格的孩子、对学业的自我要求也比较低(父母通常也不会提太高要求)、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喜欢跟老师讨价还价。

我作为班主任,肯定是希望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不仅仅学业上有收获,而且还能培养出坚毅、努力、上进的品格。可是遇到这些孩子和这些家庭,我真的头疼。的确,尊重孩子的自由、兴趣、保护孩子的快乐,是很好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进步,但是号称被这样的观念养大的孩子怎么会这么难带呢?

每年带新一届孩子,我都会去家访。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很少对孩子的手机、iPad设限的家庭,不少父母会跟我说,他们从小对孩子都是比较自由和宽松的。

每次遇到这部分父母,我就要多做一点工作,语重心长地跟他们交流,要求他们必须从暑假开始就跟孩子设立使用手机、iPad的时间限制,开学了,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要让孩子碰手机,否则作业做不完,影响睡眠,还会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父母要么抱怨很难管,孩子进入青春期,比较叛逆,很有主见,自己长期退让缺乏必要的权威感,要么是表面跟我打哈哈,觉得我太像一个传统、功利的老师,和他们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但是,问题就在这里,过上几个月,不少家长就会改变想法,跑来找我:“真不行啊,孩子这天天玩手机,作业写不完,怎么办?”“后悔了,小学没有搞好规矩,现在难管了!”

带了这么多年学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孩子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第一位的,如果一直放任孩子的行为不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到了初中,你想要重新调整,孩子肯定有逆反情绪,我们做老师的难度也会很大。

我承认,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兴趣、重视孩子的自由空间,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自由、兴趣、宽松、自主,这些理念都是好理念,但是每个家长对这些理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育儿的心态也是不一样的,我感觉有一部分家长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宽松”育儿,而是在“放任”育儿。

有些父母害怕管多了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其实,孩子是需要父母管的,一方面,孩子处于发展阶段,自控和决策能力都需要大人帮助,另一方面,管也代表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你对孩子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要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但是孩子是不是也会觉得,你在看轻他的能力,不觉得他有能力?还有一些父母放任孩子,是因为害怕跟孩子起冲突,管孩子就会让自己跟孩子站在对立面,孩子会讨厌自己。

结果,这部分孩子来到我们老师的面前,我们就需要补上父母们没有提供的权威感和规则感这一课。我最困惑的是,如果父母心里总是抱着一种怀疑学校和老师教育理念太传统的戒备态度,那么我们就不能建立真正一致的合作,反而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场矛盾拉锯战,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更影响孩子在中学阶段的成长。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昌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昌新闻网 X1.0

© 2015-2020 宜昌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