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上班啦!妈妈》的热议背后,是亿万不想被定义的女性

2021-09-12| 发布者: 宜昌新闻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女人不用这么拼事业,你拼事业了,孩子谁带?”“看看别人家的媳妇,老老实实在家相夫教子,多好。”“她...
劲舞团sf http://www.893au.com/wenzhang/2/

  

  “女人不用这么拼事业,你拼事业了,孩子谁带?”

  “看看别人家的媳妇,老老实实在家相夫教子,多好。”

  “她事业拼得那么好,谁知道家庭经营得怎么样呢?”

  “害,你别看她每天工作那么拼,她家孩子一年级了,老师每次都叫家长!”

  这些话,是不是看着很熟悉,到了结婚生孩子的年龄之后,大部分女性的身边,总是充斥这样的声音。

  最近一档由爱奇艺和沐光时代(TheBetterLife)联合出品的《上班啦!妈妈》就充分体现出了女性的不易,这是一档全新聚焦女性职场的成长观察类综艺节目。

  节目里一共有九位素人妈妈,通过层层面试分为三组进入到三家不同公司上班,面对身份的突然转换,她们会面临到很多困难,但同时,她们也在不断地成长着。她们的成长,会给同样作为妈妈、妻子的职场女性带来力量和勇气。

  

  节目真实记录呈现出她们在面对职场和家庭生活时的种种挑战,以及应对措施。最直观的让观众能够去了解,体会到女性的压力和难处。

  不管是在节目中,还是现实中,我们都能看到:生孩子,照顾家庭不是社会对女性单向的要求,而是要求她们既要照顾好家庭又要能挣钱。

  一

  在这样的双重要求下,职场女性们到底都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呢?节目嘉宾陈铭曾经说过现代女性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骆驼,背上驮着两座大山,生存环境恶劣,特别能抗。

  这种压力来源是因为妈妈的本能和孩子之间天然的链接。作为母亲,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来哺育、养育一个孩子。

  在最新一期节目中,韩佩泉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引发网友热议。他的妈妈在生下他之后就不管他,是由奶奶辛苦抚养他长大的,所以他很爱很爱自己的奶奶。与此同时,他也是特别渴望母爱的一个人。或许妈妈没有养育他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他心里的一道伤,会需要他用一辈子来治愈。

  

  因此这种天然的母职,要求女性必须为孩子付出很多,这是必然的。加上由于近年来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独立意识的高涨,促使女性对于自我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女性愿意成为职场妈妈,一边实现自我、养家,而另外一边也带来了同样还要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的问题。这也让女性们面临着诸如以下真实的窘境:

  首先是一迈入职场,周围人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待她们:觉得职场妈妈需要花费精力在孩子和家庭上,无法用心工作,不能胜任重要工作;认为职场妈妈在生育后不能适应职场生活,像加班和出差等,都会受到影响;也担心职场妈妈们没有精力去提升自己,跟不上公司的步伐……

  以上这些,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问题。可能还没能等到妈妈们踏入职场,在HR面试时,她们就会被这些“偏见”挡在公司门外。没有办法获得公平的工作机会,领导对她们的不放心,不信任等等,都迫使她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加倍努力去证明自己,去打破这些偏见。

  其次就是来自家庭的羁绊,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会牵动着妈妈的心,这个是很难去避免的。

  节目中,褚晨因为带着孩子和同事一起参加公司团建活动,不能像平时一样按照时间表去照顾孩子,担心老公会有不好的情绪,担心父亲陪她们一天会劳累等等,整个人处于极度焦虑不安中。

  而她每天的时间表安排,也是让人看了有点窒息。从早上7点起床,帮孩子洗漱送他们上学开始,再到晚上6点下班,要陪孩子上网课弹钢琴玩玩具,给孩子们洗澡,哄他们睡觉之后,她还要做家务,给孩子们整理隔天的衣服、书包……直到处理完工作,凌晨1点她才能睡觉。她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而另一个妈妈丁沙沙,她的孩子才十一个月大。某天上班她发现孩子生病了,可她回不去家,只能让家人帮忙照顾。她一边工作,一边要担心十一月大的孩子在家生病吃不下饭该怎么办。卡在工作责任感和无法照顾孩子的内疚感之中的她,在办公室忍不住崩溃大哭。

  嘉宾热依扎也在节目中讲述自己出了月子,开始拍戏之后,成为“背奶妈妈”的经历。如果不是她说出来,我都想象不到,原来母乳喂养也是一件那么难的事情。她有出现过好几次堵奶的情况,必须要到医院,用扎针的方式去处理。为了不影响宝宝喝奶,她还不能使用麻药,硬生生忍着痛扎针。

  除此之外,她在外拍戏,要准备大量的存奶工具,买车载冰箱,移动冰盒,冰袋毛巾湿巾等等,提前存储好一些母乳,以防出现“母乳少,宝宝不够吃”的情况。还要应对很多紧急的吸奶情况,赶火车时、半夜睡觉时……这对“背奶妈妈”们的身体和心理要求都很高,她们要时时刻刻让自己“强大”。

  

  这种生理、心理两方面精力的高度消耗,让她们快要喘不过气来。

  职场妈妈们其实是“时间贫穷”的群体,她们白天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做家务,她们要不断催促自己“快一点”“快一点”。可是没有人在走路时想跑着走,谁不想看看沿途的风景呢。

  二

  想要摆脱这些困境,首先要从职场妈妈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那就是她们的伴侣,需要给予她们支持和理解尊重,协调好家庭内部关系,也就是《上班啦!妈妈》节目中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家庭支撑体系”。

  当妈妈回归职场时,爸爸需要重新明确自己在家庭的角色定位,他也应该像妈妈一样,主动替对方分担家中责任。带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家庭也是由爸爸妈妈孩子共同组成的。所以,生活的一地鸡毛,不应该只丢给妈妈。

  

  当然,我也知道,这会是个比较漫长且需要时间去适应的过程。需要妈妈们更有耐心去引导爸爸学习进步,也需要爸爸更有主动性。

  而节目中的爸爸们,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行动:

  丁沙沙需要研究新菜品,她的老公会陪着她去试吃,替她说出一些她自己说不出来的感受和体会,因为足够了解她。特别是最新一期里,丁沙沙遇到了一些职场问题,找他倾诉,哭着说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对不对,该怎么做时。他没有自以为是的指点,而是做丁沙沙的垃圾桶,在旁边默默听完所有话,然后摸着她的头,给她拥抱安抚她的情绪。

  

  施丝的老公是直接给到很多工作上的帮助,会在她需要拍摄广告短片时积极出谋划策,用各种欢笑去缓解她加班的焦急,最后还帮她做一些剪辑工作,是一个能让人很安心的老公。

  陈大事的老公也会陪着她加班,记得有一期,陈大事下班回家,照顾孩子睡觉之后,开始加班做策划熬夜到4点。而在这段熬夜的时间里,她的老公一直陪在她身边。陪伴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很温暖的,无形中给陈大事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虽然这些爸爸们不一定真的做出什么特别厉害的举动支撑妈妈们,但是他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给予妈妈们“安全感”。这些陪伴和支持,让妈妈们更有底气,能够支撑她们在职场中越走越远。

  三

  妈妈们负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是应该的,但不是唯一的。妈妈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孩子和家庭,她们更需要有自我。

  伊能静指出,很多妈妈可能就像节目中的褚晨一样,明明本身很优秀,在职场上能有很出色的表现,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却失去了自我。老公、孩子、家人似乎永远排在她们自己前面,她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上,失去了自己的爱好,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而且她们是不断地在接收老公,孩子,家人的情绪信号,时刻警惕着,提醒自己要做好,按照着家人想要的标准来生活。但她们没有学会接纳自我,没有释放自己的情绪,没有让自己有松一口气的机会,更没有真正在为自己而活。

  

  说句通俗点的,就是她们都不够爱自己。

  但其实,妈妈们最应该爱的是自己,只有不断关注自己的情绪,照顾自己的需求,把自己活得更好,孩子才会能受到影响,看到榜样的力量,从而成长得更好。

  就像热依扎会去定期体检,伊能静参加浪姐追求实现自我等等,都是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一步。重视自己,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

  职场妈妈也好,职场女性也好,她们除了是女儿、妻子、媳妇、妈妈之外,她们还是她们自己。

  四

  现在很多人喜欢给女性贴上标签,“超人妈妈”“钢铁女汉子”“女强人”等等,但是却从来没想过,这些标签其实是束缚她们,捆住她们的一条条枷锁。

  妈妈不用一定是超人,不用什么都会干,“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要允许她们会出错,会不懂如何处理一些情况,会力不从心,还会累。她们只是人,不是超人。

  能力强的女性,也不是完全的钢铁汉子,她们也会有自己柔软脆弱的一面,不要认为她们什么都能干,也不要认为可以对她们开任何玩笑,更不要认为她们不需要被温柔对待。

  事业发展得好的职场女性,不需要做到样样都强,可以有弱点、有缺点。她们单身也不代表就是“剩女”,不要用“男人婆”的称号来调侃她们。

  

  每个女性,都应该活出自己的幸福高度,不要被社会各种声音去定义。不以“成为一个女人/妈妈/妻子”作为标准,而选择以“成为自己”作为标准。

  女性的力量是女性自我的成长和历练,如何锻造一个独立坚定但不偏执、自信张扬但不狭隘的人格是女性永恒的人生课题,无关乎妈妈身份。

  当然也希望,更多的男性都来看看《上班啦!妈妈》这档节目,看看你们平时想象不到,也注意不到的一些职场女性会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到她们的处境,才能更好的支持她们。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宜昌新闻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宜昌新闻网 X1.0

© 2015-2020 宜昌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